來到北山第二天
就正式開始小幫手的日常工作啦!(工作的部分之後再作介紹)
金門這座島,說大不大,但也著實不小
想要在金門走跳~最好的方式還是騎機車最為方便
於是特地跑去租了機車~再吃了個午餐
轉眼間已是下午時分
跟其他夥伴商量之後
決定來去一個在良辰吉時才能登上的景點-「建功嶼」走走
為什麼要良辰吉時才能上島呢?
因為漲潮的時候
前往島上的道路會被海水給淹沒
只有在退潮的時候
海中的道路才回猶如摩西分海似的顯露出來
上島的最佳時刻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kinmen.travel/zh-tw/guide/jiangongyu-islet-tidal
路邊的裝置藝術,此為保育類動物「鱟ㄏㄡˋ」(照片中的鱟是長大的成鱟)
建功嶼附近海岸也是鱟在金門的重要棲息地之一
野生的鱟不容易見到,尤其在岸邊都是體型很小的鱟寶寶
需要大家好好愛護牠們,別讓可愛的鱟絕種阿!
回首來時路,已經走那麼遠了
建功嶼是過去陸軍重要據點之一
在軍隊建立據點之前,據說此島是安置痲瘋病人的地方,當時也被稱為痲瘋島
從碉堡炮口望出去就是小金門與大金門之間的金烈水道
可見此島戰略位置之重要性
島上豎立的鄭成功石像,望著故鄉福建南安
前方一根一根的
是過去養殖牡蠣的蚵田
金門這裡牡蠣的品種是「石蚵」
石蚵跟台灣吃到的那種東石蚵仔品種不同
體型非常小,但味道也非常鮮甜
相片裡海面上蓋的正是連接大金門與小金門的「金門大橋」
從大金門及小金門同時往海中央搭建,最後再接起來
預計2021年完工
遠方的高樓大廈,是廈門的建築
沒錯,金門跟廈門就是這麼近
肉眼即可見!
左手邊即水頭碼頭的港嘴,對面則是小金門
仔細點可以看到,蚵田裡有許多當地人在採蚵呢!
在這邊可以看到往返廈門五通碼頭以及泉州石井碼頭的小三通交通船
由水頭碼頭出港,經金烈水道前往大陸
到了最低潮的時刻,怕道路被海水淹沒而回不去的遊客,也紛紛的往回走了
滿潮時,中間那塊濕地將會是滿滿的海水
版主上次造訪建功嶼,就遇到海水漲潮漲到路上
速度之快讓你想像不到
萬一遇到海水淹路,絕對不要脫鞋子赤腳行走
因為石板路上都是滿滿的蚵殼
很容易割傷腳底的!(版主有切身之痛)
時間一到,採蚵人都知道要收工回家
不然等海水一來,就難上岸了!
建功嶼也是個適合看夕陽的地方
只是這季節受到霧霾影響
很難看到美麗的夕陽啊!
也有其他小幫手夥伴們很熱血的在追夕陽
但這陣子看到的大多是太陽落在那霧霾之中
別看採蚵人扛起這些蚵仔一派輕鬆的樣子
版主想說要嘗試看看
發現這些石蚵真的不輕阿!
扛在肩上,兩邊的石蚵很容易晃啊晃的
需花點時間習慣,才有辦法扛的好
(我絕對不會說,扛完隔天的肩頸還真有點痠痛)
採蚵人花了兩三個小時才採到這麼多
問了一下是要拿來賣的嗎?
阿姨說這自家吃都不夠了,哪可能還拿出去賣XD
對於第一次造訪金門的捧由
建功嶼是一定要來走走的!
小提醒:
一定要注意漲退潮時間
如果被困在島上~
至少要等將近十小時的漲退潮後才有辦法走回來
萬一真的受困
請撥海巡署報案專線118求救
(然後隔天你就會上新聞了)